(相关资料图)
留白,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,指的是为了使作品从整体上更加协调、更具美感,而有意留下的空白。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看,留白其实是以空白为载体,给观众的想象力留有充分发挥的空间。
作战筹划也应当讲究留白。作战筹划与绘画都是人类活动,某种意义上讲,决心方案也可以称之为指挥员的“作品”。留白作为一种较为高级的表现手法,作战筹划中非具备高超的指挥艺术而不能为,倘若能灵活运用,则不失为一种胜敌一筹的妙招。运筹帷幄之时,在合适的时间、空间或者主体上留有余地,使决心方案的结构性特点更加明显,在符合客观条件和一般规律的基础之上,强调整体、突出灵活,以便随时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进行修正,此即为作战筹划中留白的妙用。抗美援朝战争中,我军在进行作战筹划的时候,拟制的方案计划留白充足、灵活性强。入朝之前,我军筹划在平壤、元山一线组织阵地防御,把朝鲜半岛北部的广大地区划定为机动作战的区域。后来,由于敌军机动速度较快且孤军冒进,战场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。有鉴于此,我军预先确定的主要作战方式也从阵地防御变成了运动歼敌,主要战线也从平壤、元山一带,经数次北移调整,最终确定在温井、北镇一带。
作战筹划需要考虑的因素纷繁复杂,而筹划过程就是将种种信息进行连贯科学的分析和思考的过程。在作战筹划上留白,可以增强既定方案的应变能力。从孙子讲的“道、天、地、将、法”,到克劳塞维茨提出的对战争中危险、体力、情报、摩擦以及许多几何因素的考量,都是对这类要素、这一过程的客观总结。从数量规模上看,随着战争形态的不断演进,战争中的影响因素也呈现出爆炸式增长,作战筹划中需要考虑的地方越来越多。然而,在决策力量相对有限的情况下,要实现对所有因素进行全方位精确考量并不现实。如若一味求大求全,反倒会让作战筹划掉入摇摆不定、难以抉择的漩涡。从时空稳定性上看,兵力、武器、民众、舆论等诸要素都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。“居常虑变,处易备卒。”作战筹划的灵活性是其实用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础,留白充分了,不至于框得太死,才能让计划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更有活力。
应当明确的是,留白是作战方案的一部分,而绝不等同于预案。预案是作战筹划的成果之一,是基本案的替代案、子方案、分支案等等,其内容、形式是相对确定的,便于在突发情况出现的时候,让指挥员拥有快速反应的处变依据。留白与预案的重要区别在于不将这些“变招”固化下来,而是以不言为言、变被动为主动。从指挥员的角度来说,留白是对其思维力的一种释放,旨在给予其充分宽广的决策空间,便于发挥指挥才能、展现指挥艺术。战场上,每个人对于同一作战问题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,尤其是在各军兵种武器装备、技术手段、战斗能力高度发达的当下,任何一种解题思路都有可能衍生出不一样的排列组合方式。留白作为特定方案里的自由空间,既受到基本目标和必要框架的约束,也能给各级指挥员提供战法创新的丰沃土壤。
在作战筹划上留白,有助于拓展作战力量功效。在空间总量一定的情况下,留出部分区域,提供给未来有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人员、武器或其他行为个体,可以极大地拓展战斗力生成模式。正如电脑主机上面的集成电路板一样,通常情况下不会占用所有的卡槽,当硬件设备出现更新换代、提速扩容的需求时,就可以实现便捷的即插即用,作战筹划也是如此。一方面,随着战局的发展,不同主体间的相互关系会发生变化,有的主体甚至会从幕后走到台前。这个时候,就需要为其提供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。另一方面,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,随时都有可能产生颠覆性的创新成果。作战筹划上的留白,也是为此类创新成果留下了快速嵌入的可能和端口,保证其一经问世就可以迅速投入实战,发挥出奇制胜的效果。(周 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