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方面排放核污水以后,超市抢盐又成了新闻。
从十多年前,抢盐是为了防辐射,到十多年后,抢盐是为了防止核污染水源污染,异曲同工,甚至连动机都没有高级太多。唯独不知道的是,10年前抢盐的那波兄弟姐妹们,口味到底是不是变得更重,花了十年,把家里的盐吃完了没。
(相关资料图)
比起讨论核污水是否有害,盐是否能防辐射更容易被证明。担心吃不上一口好盐的人们,即使选择性地排斥海盐,察尔汗盐湖加井矿盐的产量,也远远足够人类使用千年。
这件事既然如此容易辨识,长辈们到底是在抢些什么?
许多年过去了,你会发现,她们更多只是图个心安。
国人的不安全感是居安思危式的。辛苦半生,人生哲学即防患于未然。抢板蓝根也好,抢连花清瘟也好,抢口罩也好,甚至这次抢食盐也好,抢这个动作,意味着社会经验告诉她们,在这个动辄过亿基数的人口大国里,供需很可能在关键时刻匹配不上,坐以待毙不如反求诸己——最后能相信的只有自己。
这是一种简单的生存投机:抢到了有赚,人无我有,抢不到也不亏,说不定本无大用。千百年来,朴素的生存逻辑支撑着他们的行为,抢食盐,不过是一种在应急情境下的行为外显。
在宣布排水入海前,我也是个积极的劝导分子,尽管核污染并非我个人的专业领域,我也立场坚定地相信,日本的排放标准之高,甚至可能优于我国的排放标准,加上令行禁止的国际机构监管,整体问题大不到哪去。
但直到宣布排水入海启动后,我突然有了拔剑四顾的恐慌和悲观:核污水真的没有长期影响吗?排放全过程真的毫无瑕疵吗?人类和海洋生态真的不会因此被破坏吗?不可逆的行为有无弥补的预备方案?所谓的标准,真的能够保障饮食安全吗?
这不是看多了抗日神剧后的仇日情绪,而是一种混杂着对人性的不确信,和对人类生存前景的无限隐忧。那些言之凿凿的科普不一定失真,倒也犯不上用不可知论去怀疑,只是这种对于强大破坏性的未知恐惧,无论如何都会挑战每一个人内心防线。
随着年龄渐长,人的社会经验,注定会让判断逐渐脱离纸面。读书时候,PX落地厦门受阻,对于反对者我也曾极尽嘲讽,并且试图进行科普教育。直到漳州古雷半岛事故后,我突然感到无限悲观。而疫情前期,望着蜂拥上街的抢口罩人群,作壁上观的我最终翻不出半个口罩。
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。对于她们,抢盐无非是她们历经多年,总结出来的生存法则,看起来蒙昧,但背后是朴素的求生欲望,是对未可知的环境污染的本能恐惧。
她们想守护的东西其实没那么宏大,她们不关心地球的明天,不关心人类的未来,甚至不关心海里的鱼类基因突不突变,而是想守护自己一亩三分地里面的安生日子。
你也可能会有孩子,也可能会有家人,如果知道食盐但凡有一丝作用,又即将供不应求,你是否真的不考虑排几小时队,哪怕自己不吃,也要为他们买上一包?
想更好地活下去,想守护好自己的家人和生活,从来都不值得被嘲笑,更不应该被极尽所能地挖苦,这并不能体现出评价者智商和认识上的优越。
今天,她们不想守护人类;今天,她们只想保护好自己。